位於蘆竹的「德馨堂」是少數保存完善的閩式三合院建築,
現為桃園市定古蹟,「德馨堂」為陳家本宅,屬燕尾式清代建築,
陳家早期在山鼻村為大地主且曾做過官,故屋頂有燕尾起翹。
而在附近的「牛路憶巷」,是過去居民拉著牛車來往上山的一條通道,
雖說現在牛車已不復見,但有著繽紛色彩繪製在牆面上,
來到此可遙想那古早的農村的時光。
隨著機場捷運的開通,大家不要只想到去林口Outlet,
其實沿線還有許多不能錯過的隱藏景點喔!
這篇分享「德馨堂」和「牛路憶巷」就是位A10山鼻站,
交通極為便利。
「德馨堂」興建在清朝光緒年間,
距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是北台灣少數保存良好的閩式傳統建築,
若從A10山鼻站下車走過來,不用三分鐘
我想每個人看到這古色古香的建物,
一定和我一樣對這屋頂特別有興趣吧!
據屋前的解說牌顯示,
陳氏先祖陳仲月清雍正(1722-1735年) 來台在山鼻地區開墾,
清朝隆年間(1735 ~ 1796年) 兄弟來台,全族居於此並建祖厝,
嘉慶年間(1796 ~ 1820年) 因漳泉械鬥,
祖厝遭毁,族人避難散居各地,一直到清光緖24年 (1898年)來台,
第五代子孫陳獻琛號召族人於祖厝原址重建祖祠。
「德馨堂」包含正身、前埕、山門、圍牆,
由當時人稱「猴仔師」的匠師打造,
是北台灣少數保存良好的閩式傳統建築,
因曾被劃入機捷區段徵收範圍,好在子孫奔走爭取下,
才以保存並獲列為市定古蹟。
有燕尾門樓的德馨堂,一條龍的主建築以石砌基底,
一向很喜歡這樣紅磚屋的古樸雅致。
前埕以方塊紅磚舖設而成,
中央走道則以兩種尺寸紅磚組合成斜紋的圖案,
一旁還擺放一頂人力轎。
走進屋內牆上可看到一些相關報導,
剛剛有提到那呈燕尾造型的屋脊,
這可是當時的秀才家才能這樣興建的。
因緊鄰機捷曾有建商想高價收購,
但後代子孫不受利誘堅持保留祖產外,
陳家子弟不賣祖產,還花了上百萬元維修,
這也是我們值得敬佩的地方,做人真的要懂得飲水思源。
從「德馨堂」 繼續往前走會經過一棟古宅「室善居」,
興建於1937年「室善居」近年也重新整修後,
因為前門有梯子擋住,我們不好意思自行進入,
遠遠觀望這紅磚建築較「德馨堂」更加的寬敞與雅緻。
而從「室善居」 旁邊巷弄進入就是「牛路憶巷」了!
其實就是一片彩繪牆
這裡以前是當地居民拉著牛車來往上山的通道,
現在牛車當然已不復見了!
將那情景彩繪在牆上,純樸的農業社會與純真的孩童,
我想起會讓人想起50~60年代的農村時光。
許多人對蘆竹的印象,我想頂多就是停留在南崁一帶,
畢竟那裡比較熱鬧吧! 不過機場捷運通車後,
在林口與第一航廈之間設置了兩個站~山鼻站、坑口站,
大家不妨也來這裡走走,感受一下農村聚落樸實之美。
延伸閱讀:
桃園。重現早期農村生活【坑口彩繪村】
蘆竹大夫第 杜宅咖啡 / 安徽古宅來台重現 / 桃園古宅咖啡館 / 欣賞徽派建築之美
【景點資訊】
德馨堂
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山路三段 76號
電話: 0916-217789
開放時間: 08:00~17:00 (免費參觀)
牛路憶巷
地址:桃園市蘆竹區南山路三段26巷3號
交通: 機捷A10 山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