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的第一個週六,因剛巧要到後火車站買零件,
順道去位於長安西路上的「台北當代藝術館」
因為幼時曾住過附近,對這棟紅磚、灰瓦的建築物一點也不陌生,
曾是日據時期專供日本人子弟受教育的「建成小學校」
後來成為台北市政府辦公大樓,1996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2001年成為台灣第一座以推廣當代藝術為宗旨的美術館。
對於這樣的建築物總是有一份特別的喜愛
當時館內正展出陳順築2011年的新作系列(殘念的風景)
以「一種未竟的人生風景」為主軸,敘述著陳順築由憑悼家族歷史出發,
以作品抒發內在情感的缺憾與斷片逆旅,擴展人們內在集體意識的投射,
乃至觸動潛藏在觀者心中對於過往記憶的情感。
1樓還設有MOCA 藝術商店
以古蹟作為展演場域,具有將文化歷史與當代藝術並置的場域張力,
當代藝術館所舉辦的展覽,具體呈現出當代藝術多元媒材以及跨域整合的趨勢。
從中擷取靈感與創意,體驗藝術創作的日日美好
每次開車經過,館外的大型展物總是吸引著我
這次很開心可以下車瞧個夠呢!
彷彿是頑皮豹和無敵金鋼的綜合體
還發現一台好玩的機器-快來拍我
拍下自己的影像加上電影海報為背景
除了塞德克巴萊
電挪吒和麵引子這裡都找得到
愛看電影的我們在此玩了許久呢^-^
來此不僅可欣賞到這棟迷人的建築,
還可參觀、體會道地的當代藝術風。
離開「台北當代藝術館」我們往中山北路方向來到「滿樂門」
這棟建於日據大正時期的建築物,
只要經過中山北路和長安西路交叉口很難不注意到她的,
不過古樓多次轉租異手,加上年久失修,在1990年間外觀更加斑駁。
直到2003年愛好藝術文化的曾先生購得此樓,
並展開古蹟重建工程,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積極關切與協助下,
2006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
古蹟修復除需達到裡外固壯堅實,又要嚴守古樓的傳統原貌,
曾先生遠從台南古城,禮聘六十年古蹟修復經驗的木工師傅團隊親自施工,
以其精湛紮實的傳統建築修復真工夫,
卸除朽壞不堪的腐木、蛀樑和銹釘,換裝精心挑選的特級檜木、
上選柚木、紫檀木,以及質地堅實的日本杉等。
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物,早期多風行於北台灣的迪化街、三峽老街
以及桃園的大溪老街的商業區,此類建築特色受到古早移民來台的廈門人或
南洋島嶼的影響甚多。
台灣味的巴洛克,是日據時代開商樓的台灣富商的最愛,
全樓的磚塊均完整保留,當時使用的磚塊,
可能是日本大正時期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煉瓦廠所供貨的。
取名滿樂門意於滿滿的音樂情懷,
英文名 Monument意指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
騎樓內的迴廊有著拱圈的專業設計,對無鋼筋水泥的建物,給予強固的支橕力。
一樓及騎樓的天花板用的是柳安木,
而佐以支撐力強的粗方長形木樁,則是選用日本進口的杉木。
滿樂門旁的林田桶店也是同一年代建築物
小時經過這裡總是會幻想著要買個來泡澡
開啟滿樂門的大門..步上樓梯隨意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
舊時的木窗窗格密而小,所以玻璃都是小小一塊的
滿樂門在更換破損的門窗時,使用最好的台灣檜,
窗戶也保留法式外推型的凹凸弧型崁接面,並加裝雙層玻璃。
點了2客下午茶
洋甘菊草本茶
覆盆子草莓茶
鬆餅
滿樂門三明治
有注意到嗎?這裡的三明治與一般外邊吃到不一樣,
不是使用土司而是用傳統的大餅餅皮切開夾餡於內的,很好吃的。
週六的午後客人不多,坐在百年古樓內喝茶更可放鬆心情
店內也有提供免費網路
新春假期即將到來,九天假期何處去?
提供這兩個好去處與大家分享。
台北當代藝術館
地 址:臺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下午5:30停止售票
滿樂門
地址 :台北市長安西路2號
電話 02-2581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