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嶼】一直是金門熱門拍照景點,
退潮後就能登上原本沉在海底的石板道,
然後登上建功嶼,兩側高大的牡蠣人更是熱門拍照點,
這裡更被稱為「金門版摩西分海」,行程規劃上可先到【延平郡王祠】,
了解早期延平郡王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基地,然後再到【建功嶼】走走喔!
【景點資訊】
延平郡王祠
搭車:可由金城搭7路公車至延平郡王祠站下車即達。
開車:由金城沿民族路南行出市區後,過伯玉亭後左轉前行,
至夏墅可見指標,取右道前行可達。
建功嶼
地址 : 金門縣金城鎮南門浯江溪口 (導航設定建功嶼即可)
↑【延平郡王祠】
位於金城西南郊的【延平郡王祠】是座仿古宮殿建築,
全祠建築面積達300平方公尺,這是為了紀念鄭成功而建立。
明末清初,延平郡王鄭成功將金門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這裡視野遼闊,因此為鄭成功海上觀兵之處,
更因面對鄭成功的故鄉南安,也象徵毋忘大陸的精神。
↑【建功嶼】
【建功嶼】是距離金門本島最近的小島,退潮時可靠著海上的石板步道來返,
因以「金門版摩西分海」而打開景點知名度。
來【建功嶼】若是要登島想觀賞「金門版摩西分海」就要注意潮汐,
退乾到開始漲潮大約間隔一小時左右,因此就是要把握這段時間,
要不然可是會被困在島上的喔! 潮汐時間表 點這裡
望向遠方那就是還在施工的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西起烈嶼(小金門)后頭地區、東迄於金寧鄉湖下地區,
跨越金烈水道銜接大、小金門島為台灣首座大規模跨海橋梁,
預計明年年底可以完工。
座落於浯江溪口的【建功嶼】面積僅500平方公尺,
舊名珠嶼、鰲嶼和董嶼,相傳早年百姓將痲瘋病患棄置在這島上,
任其自生自滅,因此又稱「痳瘋島」。
國軍進駐後取「打第一仗,建第一功」之意,1960年才更名【建功嶼】。
記得當時大約下午兩點多那太陽公公威力很強,
有人走到這就人來瘋啦!
【建功嶼】出海口豎立四座高達約三公尺的「牡蠣人」,
這是出自於芬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 的作品「牡蠣人」(Oystermen),
這個亮眼的藝術裝置自然也成為【建功嶼】的地標。
芬蘭建築師Marco以優雅、古樸造形詮釋金門人築海為田,
與大地共生息的養蚵文化。
走在這裡心中想著......
若是漲潮時這條石板路是被海水淹沒 ,
因此石板大部份時間是被遮蓋在海面底下的喔!
【建功嶼】上有一座以泉州白石雕刻而成的巨大鄭成功像,
我們怕再晚海水上漲就回不來,而且太陽真的很曬因此就沒往前走,
出發前爬文看到有人說【建功嶼】常有情侶上去賞夜景而回不來,
當下還找119來救人,所以大家來這裡真的需要掌控好時間。
石板路兩旁潮間帶有魚、蝦、貝、蟹和史前「活化石」鱟分布,
豐富的生態資源讓人流連忘返。而那些石條林立於潮間帶,
這與跟金門養殖的石蚵有關喔!
最後別忘走上旁邊的大礁石看看,
這可是有好多金門才看得到的「鱟」(讀音同「後」),
雖只是裝飾品,但能讓遊客見識一下活化石的長相,
「鱟」是四億多年前的物種,現在出現最多的地方就在金門了!
Agoda金門住宿 點此
延伸閱讀:
陽翟老街(陽翟大街)。電影軍中樂園場景/金東電影院。走過一甲子戲院。金沙陽翟-積不可獅
山后民俗文化村。金門保持最完整古厝聚落 / 王阿婆小吃店。金門道地小吃
金城鎮景點 / 建功嶼。金門版摩西分海 / 延平郡王祠。仿古宮殿建築鄭成功海上觀兵之地
金門美食 / 烈嶼小金門西方社區 / 嘉年華冰菓室 / 蔡媽媽蚵嗲
金湖飯店 21Bar 壹式下午茶 / 金門小威尼斯 / 昇恆昌金湖廣場 / 羅寶田神父紀念園區
【景點資訊】
延平郡王祠
搭車:可由金城搭7路公車至延平郡王祠站下車即達。
開車:由金城沿民族路南行出市區後,過伯玉亭後左轉前行,
至夏墅可見指標,取右道前行可達。
建功嶼
地址 : 金門縣金城鎮南門浯江溪口 (導航設定建功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