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除了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之外,
因位於山與河海交接位置更帶來豐盛的自然資源,
多樣化的地景面貌和秀麗的山光水色,
使這個山城河港自古有「東方拿坡里」的雅稱,
可說是台灣最具風貌特色的城鎮。
某個週日天氣還不錯我們來到淡水,
相較於熱鬧的淡水老街,我們總是偏愛古蹟會多一些呢!
舉凡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滬尾砲台等都有我們的足跡。
這一篇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一滴水紀念館」,
雖說還沒正式開幕時有經過幾此次,不過都過門不入,
直到這次是正式開幕後第一次進來參觀,這天運氣不錯雖說週日,
不過小小停車場剛巧還有個位子,進入參觀後發現運氣更好,這天遊客也不多呢!
這棟建築原建造於1915年,是日本已故著名作家水上勉的故居,
透過台日民間人士的介紹、溝通,攜手接龍花費九年時間,終於取得所有權人同意,
整棟搬遷來台,2004本逐件拆除,採用古法編號之後裝箱運抵到台灣。
當2009年底位於台灣淡水的建築本體完工後,又重新將這些個件,
利用原件編號進行整併,上架組裝的全部過程是用古法興建,
也就是利用百年前的樑柱,以榫頭做為結構組合,
用竹編土牆來做為隔間及牆面,屋瓦也是百年前的瓦片,
整棟建築採挑高方式興建,這是第一棟從日本搬到台灣重建的古宅。
純日式古宅,全棟建築以木頭樑柱、榫頭及竹編土牆來完成
沒有用到釘子,這讓我想起了清水寺。
雖沒有用到釘子,
不過它曾經經歷過日本的阪神大地震卻沒有損壞,
但幾年前卻面臨了被拆除的命運。
這就是這座日本古宅到台灣重建的原因,
肇始於阪神及九二一兩次的大地震,台日兩國人民愛心互動互助之下,
日本人田中保三與他日本御藏社區的鄰居,一起到台灣來協助九二一災戶及重建,
發現台灣南投有五戶屋齡130年的閩南式古宅竟然保存完整,
他們大受感動要替御藏社區保存古宅與歷史,
結果返日後就有古宅主人主動捐贈及託付呢!
正式開幕就可入內參觀了
屋子裡面全部都是塌塌米,因此要先換上拖鞋的。
榻榻米旁,有吊著鍋爐的傳統地爐
由於這棟古宅的建造者是日本著名文學家水上勉的父親,
紀念館特別陳列了水上勉的著作,以及定居在日本神戶的歷史小說家-陳舜臣的作品。
新闢建 三百坪 日式庭園,襯托這日式古宅的美感。
取名一滴水的就是代表著「一滴水脈中有無限可能」,
更是要來紀念雙方的友誼。
此時我想著人們老是喜歡用很長的時間去打造歷史,
但歷史卻容易被遺望,但藉由這樣的承傳,
一滴水卻是一點一滴被守護著呢!
當天信步於此,少了人潮,我們這份閒情意致更顯珍貴!
回程的路上,抬起頭眺望天空,
陽光西下金黃色夕色,美豔絕倫!
號稱為台灣八景之一的「淡水夕照」果然名不虛傳呢!
有時透過鏡頭,更感動於上帝彩繪大自然的奧妙,
真是太美~~太神奇了!
踩著愉悅的步伐,帶著滿心的快樂,夕陽伴我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