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早期有茂盛的森林,但元之燒鹽、明朝鄭成功伐木造船,
居民濫墾濫伐,而破壞消失殆盡,到了近代已是童山濯濯、遍野荒蕪了,
因此島上居民身受風沙水患之苦。
直到民國39年冬天 蔣公巡視金門見風沙蔽天,
人民生活困苦,因此指示胡璉將軍「種植蓄水,綠化金門」。
民國40年積極推行綠化金門,軍方大規模的協助造林『一人一樹』運動,
而林務所創於民國45年,負責全島林業之推展,有計畫推動植樹造林,
數十年來金門的軍民以不怕苦、不怕難的戰地精神在綠化造林上,
為金門樹林帶來一線生機,不僅改善了島上的生活環境,
也創造出引人入勝的美景,使原本不毛之地各處林木蓊鬱,
贏得「海上公園」之美譽。
進入林務所就會被松林大道兩旁筆直的松樹深深吸引,
整齊高聳挺拔的濕地松全長500公尺,
將公園分為東西兩區,林下栽植非洲鳳仙花,
這裡的地上有許多掉落松果可以撿喔!
不少人都很喜歡雞蛋黃花吧!
我們在此發現百年雞蛋花樹,雖然現在不是開花期,
但是這樣的造型也是很美呢!
雞蛋花的別稱源自其花冠外部乳白色,中心基部黃色似雞蛋型,
花香芬芳屬於夾竹桃科,但是乳汁有毒喔!
原產熱帶美洲、墨西哥,
金門這邊應是由南洋一帶而來,所以有「番花」之稱。
↑之前在石碇拍的雞蛋黃花提供參考
↑冬天陽光還是很強,我就說要戴太陽眼鏡啊!
↑林務所內楓樹尚未完全變紅
↑特殊造型的椅子還真不知如何坐呢
↑想想。。。還是坐在木頭上吧
導遊告訴我們初期造林以綠化為主並無周密計劃,
初期造林工作皆由軍方執行,上自軍官將領下至士兵,
均須參與造林,每人所栽之苗木皆須掛上名牌以示負責,
並為獎懲之依據,當時水土沖蝕嚴重,氣候不好寸草難生,
每至日落時分人手一盆千尺跋涉就為了提水澆灌。
每一個阿兵哥愛護他所種的樹就像愛他的槍一樣,
有些阿兵哥甚至因種植的樹苗枯掉擔心會被處罰,
半夜還會偷偷換上別人種植長的比較好的樹苗呢!
看到這一段曾在金門當兵的格友是否有此經驗呢?
林務所內規劃有健康步道、兒童遊戲區、草坪廣場區、
親水區、林業陳列館、觀光苗圃、小木屋等區域,
這時天氣已經不似早上那麼冷,冬日暖陽下我們邊走邊玩,
欣賞園區內許多樹木,倘佯這一片藍天綠地中,
老實說我們都還沒進入每一個區域內就已經到了集合時間,
但是這樣一個悠閒的午后是令我們很懷念的。
來林務所賞雞蛋黃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