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橫貫公路西起桃園縣大溪東至宜蘭,
全長126.4公里於民國47年計畫興建,
沿途有奇偉壯闊的高山地勢,
大漢溪曲折彎延的溪水及錯落有緻的梯田景觀,
在北部地區算是一個熱門旅遊路線,
之前我們每次都只到復興鄉角板山,
5月中旬的週六我們比平常早出門,
那天太陽一大早就發揮強烈的威力,
不過上山的沿途有舉辦自行車活動,
我看那些選手大熱天裡真是很神勇,
個個是精神可嘉不禁令人讚嘆佩服!
首先來到復興橋這是一座長150公尺的吊橋,
橋身淡紫色站在橋上可以俯瞰大漢溪的溪谷美景,
不過因今年沒下雨這水量也不豐沛啦!
旁邊紅色羅浮橋為一座全長230公尺拱形的鐵橋,
是為了紓解復興橋龐大的車流量所建的,
可說是大一號的大漢橋,
目前巳成北橫公路的第一大名橋,
也是東南亞跨徑最大的螺栓式上承鋼拱橋。
羅浮橋和復興橋是復興鄉內兩座別緻的橋樑
前些日子看到電視節目發現就是在這裡,
享受那高空彈跳的刺激快感喔!
(呵呵~~我可不敢嘗試喔!)
後來還會經過巴陵橋這是進入巴陵必經的橋樑,
巴陵橋外觀和復興橋一樣同樣紅色的長跨徑吊橋,
但巴陵橋以160公尺的長度列為三大橋之首,
雄偉壯闊至今仍是北橫線上最搶眼奪目的景點之一,
不過某人開車開的很過癮也不打算下車,
坐在車上的我也欣賞到忘了拍張照片呢!
(大家就發揮想像力吧!)
接著一路蜿蜒進入拉拉山,
山路很不好走某人說比北宜的「九彎十八拐」還不好走,
我看到有人暈車還下車嘔吐呢!
還好我很有玩的命不會暈車啦!
拉拉山為達觀山之原名,
拉拉在泰雅族語中是美麗的意思,
拉拉山就是美麗的山,
民國62年文化大學的教授在此發現大片的紅檜神木群,
景觀與阿里山神木齊名從此讓拉拉山聲名大噪,
民國75年政府正式將達觀山成立自然保護區。
買票到進入神木園區內還有好一段路,
雖然都是開車不過覺得好一大段路呢!
當天沒吃早餐也沒吃午餐就進入神木園區,
園區輕食區從今年2月起也停止營業,
我當下有點傻住不過有位好心的太太,
拿了一個包子給我在此我要再說一次謝謝!
我們沿著森林步道繞行一圈約需1.5-2小時,
雖然現在不是秋涼時分當然沒有楓紅可以賞,
不過走在這一片綠意盎然神木群中,
完全不同山下艷陽高照而是很舒暢,
這裡擁有東南亞最大的檜木巨木群,
桃園縣動植物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
區內除了高聳入雲的紅檜,
扁柏神木群外還有青楓,
山毛櫸等變色葉木,
進入遊樂區後沿著步道前進,
可欣賞樹齡在五百年至二千年左右的紅檜巨木
其中五號巨木樹齡最大約有二千八百年的歷史。
我忘了這是第幾號神木雖已經倒下了,
不過為了維護當地的生態能正常發展,
園方人員還是就讓祂這樣倒著呢!
21號神木旁一個看到渾然忘我的背影
拉拉山除了神木大家最熟悉就是水蜜桃了,
台灣光復到民國50-60年之間,
山區部落的因為位於高山偏遠地區交通十分不便,
拉拉山這邊部落卻少有開發建設,
鄰近部落沒有人願意嫁到拉拉山地區
後來開始種植高級水果,
一開始是種植水梨因族人不善管理果園收成不佳,
生活的改善有限後經有心人士指導,
部落的果園有較完善的管理,
加上神木的發現帶動了地方觀光發展,
但這時拉拉山的水蜜桃還是少為外界所知,
到了民國70年拉拉山水蜜桃聲名大噪,
才有「水蜜桃的故鄉」之稱。
因幾年前有去過日本摘過水蜜桃,
那邊水蜜桃好吃又多汁至今難忘,
說真的台灣我沒吃到好吃水蜜桃,
但這一次讓我大大驚艷喔!
這是水蜜桃與甜桃混和種,
雖沒有很大一顆但是好吃,
當天中餐就吃水蜜桃果腹,
老闆娘很大方好說在攤位上吃…不用錢啦!
買了一顆金黃色大南瓜
在保護區內美麗的森林中,
千年檜木聳立成群
是台灣紅檜最多的森林,
北台灣森林浴最佳地方,
北台灣氧氣最多的地方,
炎炎夏日找一個時間來此避暑,
吸取森林所散發出來的芬多精,
藉由芬多精吸取活化大腦皮質,
不但能夠減緩壓力及消除疲勞,
還有好吃的水蜜桃可吃喔!
你不要再猶豫了快快去吧!